潮州,素有海滨邹鲁之称,共有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,海岛106个,全市大陆岸线总长为75.3公里,其中自然岸线25.8公里。近年来,我市坚持海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,加强海域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,不断优化海洋生态环境,致力打造景观优美、生态优良的美丽海湾。目前我市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总体良好。
图片来源:黄庆明
近年来,我市坚持以规划为引领,先后编制了《美丽柘林湾建设规划》《潮州市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保护规划建设》等修复整治规划,对全市海域、海岛、海岸带整治修复保护进行全面规划,从而保障海域、海岛、海岸带整治修复保护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。我市严格控制用海管控指标,未触及海洋生态红线和突破用海管控指标。
图片来源:黄庆明
根据有关要求,我市积极实施海岸线修复工作,制订了至2020年完成5公里海岸线修复的工作目标。近年来,已在海山镇相关岸段种植红树林,修复海岸线2.7公里,其中大陆海岸线1.5公里,海岛岸线1.2公里,珍惜保护有限的岸线资源,构建沿海生态屏障。
近年来,我市已在饶平县海山镇相关岸段种植红树林,修复海岸线2.7公里,保护有限的岸线资源,构建沿海生态屏障。 施洋 摄
我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良好成效,近年来未发生赤潮现象。积极实施“粤东柘林湾海洋生态修复”项目,重建沿岸退化红树林1000亩、滩涂湿地受损贝类7000亩、浅海退化海藻场300亩。2012年以来,各级共投入增殖放流资金700多万元,投放了对虾苗近1.45亿尾、浅海贝类1.3亿类、鲷科鱼苗400多万尾,优化了海洋渔业资源,保护了海洋生物多样性。
图片来源:黄庆明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作为“广东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“东大门”和“桥头堡”,我市在海洋生态保护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,充分发挥区位优势、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,全面建设海洋经济特色市,切实加快海洋综合开发,致力发展现代海洋经济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2016年,全市海洋产业总值88.02亿元,占全市GDP的9%,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。
海洋渔业方面
新兴产业方面
航运物流方面
滨海旅游方面
渔港渔礁建设
全面完成三百门国家一级渔港建设,并通过农业部验收组的初验。2009-2016年,我市共争取到上级渔港抢险维护专项资金近1000万元,对多个渔港进行了维护、加固、浚深等,切实保障渔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。按照广东省沿海人工鱼礁建设规划的安排,完成溜牛人工鱼礁建设任务,投放礁体1362个。
现代渔业建设
坚持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,以科学合理规划海域养殖区域为抓手,重点发展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园建设等设施渔业,推动渔业增效、渔民增收。我市的海水养殖面积达到8092公顷,逐步形成规模化、集约化、基地化的生产格局。重点推广发展深水网箱养殖生产规模达到40组160口,并成功掌握了鰤鱼、黑鮸鱼等高档鱼类的深海养殖技术。
给日报君加油
点个 再走呗
↓↓↓↓↓
网编:蔡泳
相关推荐
其他资讯
友情链接